——记江苏最美人物、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教师陆振华(上)
人物名片
陆振华,1952年生,男,中共党员,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顾问、常熟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。曾获得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、中国好人、江苏省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、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、苏州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。
有一个特殊的群体,降临到这个大千世界,看不见灿烂阳光,听不到亲人呼唤,说不出心中渴望……他们是不幸的。然而,因为另一群人的无私付出,这群“折翼天使”拥有了别样的温暖人生。
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教师陆振华就是其中的代表,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“哑父”。
近50年来,陆振华始终保持着每天1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强度,坚守在特殊教育工作一线,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守护着这些特殊的孩子,努力改变他们的不幸命运,让他们获得和普通学生一样的成长空间,拥有金色的童年。
一砖一瓦盖起温暖校舍
成为一名特教老师,是陆振华意料之外的“宿命”。
陆振华从小有一个“教师梦”。1972年,他进入苏州地区师范学校学习,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。当教师这一理想即将实现时,一纸通知让他措手不及。学校安排他去苏州地区昆山聋哑学校工作。
特殊教育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,一步踏入,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。
当时的陆振华刚过弱冠之年,积极上进的他在学校入了党。尽管周围亲朋好友一致反对他进聋哑学校工作,可他深知,残疾人是一个需要倍加关爱的弱势群体,尤其是儿童。
从此,陆振华义无反顾地迈上了特殊教育的漫漫征途。他说:“自己是党的一块砖,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。”
上世纪70年代,我国特殊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。1973年春节过后,苏州地区昆山聋哑学校成立。当时,这是一所没有一个学生、没有一本教材、没有一名教师的“空壳学校”。
“1974年6月下旬,正是学校筹建工作最紧张的阶段,要达到9月开学的目标非常艰难。”昆山聋哑学校原校长张继苗回忆,正当他焦头烂额的时候,学校来了10位新老师,陆振华就是其中之一。
扩建校舍,说干就干。陆振华和大家一起当上了临时“运输工”,顶着炎炎烈日把基建材料从离校四五公里外的昆山火车站拉回来。“一车木材一千多斤。要是砖头,一车能达一千五百斤。”陆振华说,靠着男教师在前面拉,女教师在后面推,大家齐心协力,硬是用4天时间把基建材料全部运了回来。
一砖一瓦逐渐垒起,校舍渐渐成型,陆振华又马不停蹄踏上了招生之路。他深入社区、生产队的聋哑儿童家庭实地考察,并对聋哑儿童进行面试,观察其是否具备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。在陆振华和同事们的努力下,昆山聋哑学校准时开学,共设两个班级,48名学生。
1975年9月,昆山聋哑学校扩大招生范围,新招两个班级。此时,苏州地区常熟聋哑学校创建。1976年9月,经苏州地区教育局研究,原在昆山聋哑学校学习的常熟学生和张家港学生,回到常熟聋哑学校学习。陆振华于次年回到常熟任教,担任团支部书记,并承担教学研究工作。
“一比一划”编撰专业教材
在聋哑学校工作,掌握“聋人手语”是最基本的要求。
对于陆振华来说,手语早已和说话一样,成为一种本能。然而,他刚接触这一领域时,一切是那么陌生。刚被分配到昆山聋哑学校时,陆振华的第一任务就是学手语。
1974年春节刚过,陆振华和几位同学一起到无锡市聋哑学校学习,从吃饭、睡觉、行走等词汇学起,整天死记硬背,不停地比划手势。
起初,陆振华的手语翻译速度有些跟不上,但他相信勤能补拙。半年学习时间里,陆振华从未回过一次家。星期天老师休息,他就和聋哑学生聊天、吃饭、打球。通过形影不离的相处,陆振华既巩固了学习成果,又了解了聋哑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。慢慢地,陆振华能和聋哑学生无障碍交流,也能模仿教师教学生识字写字,具备了当一名特教老师的能力。
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教学革命。“越深入研究聋哑儿童教育,越感觉到这是一块亟待开发的领域,任务十分艰巨。”陆振华介绍,上世纪70年代,通用的手语词汇极少,普通儿童读小学时,掌握有声语言的词汇量可达6000个,聋哑儿童经过6年学习仅能掌握2000个汉字。
为了改变这一情况,陆振华先后到上海多家聋哑学校参观学习,向专家取经,利用休息时间收集整理各地的聋哑手语,并结合自身实践,着手系统编写手语教案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渐渐地,陆振华案头的手语教案堆成了厚厚一摞,为了方便翻阅,陆振华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,将10万余字的教案汇编成册,并邀请美术老师配上手势图解。一本珍贵的《聋人手语图》就此出炉,并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地区聋哑学校首本自创通用教材。
进入新世纪以来,陆振华撰写的一本本新书相继出版:《聋人手语500句》《实用手语2000》《特殊学校语文教育100法》《聋童康复之路》《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》《随班就读教学管理与特教班建设》……这是他近半个世纪创新特教工作经验与心血的结晶,也是他坚守特教生涯,为残障群体奉献的有力证明。
一校一阵地普及融合教育
今年8月31日,“中利融合教育爱心基金”捐赠签约仪式在常熟市慈善总会举行,由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入首笔启动基金30万元,定向用于常熟特殊教育事业。
如今,“融合教育”已成为常熟特殊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。从无到有,再到全社会广泛参与,常熟融合教育探索之路的艰辛,唯有创始人陆振华才能了解。
多年从教过程中,陆振华发现残障儿童在农村普通小学就读,毕业后残障康复和文化学习都未有明显长进,不得不又到聋哑学校就读一年级,白白荒废6年的学习时间。他认为,应该建立一个管理机构,将散落在社会上和在普校“随班混读”残障学生管起来,切实提高教学质量。
陆振华向当地教育部门写下一份长长的报告,陈述建立特教管理机构的必要性,以及如何开展工作的建议。这份报告获得了常熟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。就这样,全国首家特教管理机构——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于2004年2月成立,由陆振华担任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。
陆振华带领团队成员,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常熟各个乡镇、社区,不知疲倦地探索融合教育之路。初时,大多数人对此不理解,陆振华吃了无数的闭门羹,受到了不少冷嘲热讽,但他不气馁、不放弃,凭着真诚、奉献与担当,与各方人士沟通,和各个部门协调。
凭着这样一份执着,常熟已建立131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,实现84所普通中小学融合教育全覆盖,常熟特殊儿童入学率从60%提高至100%。原创的“全日制”“半日制”“走班制”三种特教班办班模式让特殊孩子有了多元安置、自主选择的空间;“医教结合”“复式教学”“生涯规划”三种教学特色更是满足了特殊孩子个性化发展需求。
2018年,陆振华主持的课题《县域“特教班”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》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被省内外专家赞誉为融合教育“常熟模式”,现辐射影响全国20多个省份2万多人次。
2019年,在脱贫攻坚中,陆振华走进常熟结对帮扶的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,开展“融合教育随班就读”工作指导,为思南县从事特殊教育的100多位教师开展相关培训,并进行现场实操,大幅提升了当地融合教育水平。陆振华说:“我希望把特殊教育、融合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,让特殊教育的覆盖面更加广泛,惠及更多的特殊儿童。”(苏报驻常熟记者 商中尧 陈 洁)